久久耽美 > 校园耽美 > 无限之神话逆袭 > 第六卷 第十二章 地下河道

却说那山神庙中有九个活动的大蟾蜍,正是开启密道入口的机关。

鹧鸪哨在里面一顿操作,明明九个大蟾蜍都已经按照风水秘术的记载,摆成了“九曲回环之数”,却没有任何动静发生。

满头雾水的鹧鸪哨带着陈玉楼等人出门查看,却听罗长风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:“总把头,这边,密道入口在这。”

众人心下一喜,忙向罗长风那边奔去,立马就发现了那裂开的大葫芦。

鹧鸪哨高兴的道:“镇陵谱上的标记没错,这应该就是密道入口,而且一定可以通到离水龙晕最近的那个穴眼星位,去明楼祭祀,似乎只有从这里经过才能抵达。”

说话间,罗长风已经与花麻拐一左一右握住铜环,将那石门拉了起来,显露出一个狭窄的通道。

夜能视物的陈玉楼与罗长风都能看到,那洞穴之中有无数巨大的白骨和象牙,这密道中有条规模庞大的殉葬坑。

洞内左右两端,在不对称的位置上,各有一个洞口,主道两侧堆满了森森白骨,只能分辨出有大量锥弧形状的巨大象牙,再远的地方有水波粼粼,果然是一条地下河道。

陈玉楼叹道:“果然得伐木做筏了,这入口狭窄,木筏抬不进去,得先下去几个人,清理出一片开阔地,将木材抬到下面去做木筏。”

罗长风没有多话,径直吩咐道:“地里蹦,你带你们这一组弟兄,跟我下去一探。”

“是。”地里蹦是一代剑士,而他这一组二代剑士,也大多身材矮小,可以算是卸岭剑士中的一道特色了。

陈玉楼嘱咐道:“当心些,有什么变故就先出来。”

“放心吧!我有分寸。”罗长风拍拍陈玉楼肩膀,随即带着地里蹦与他手下十名二代剑士下了地道。

他们的装备可比胡八一三人组充足,除了罗长风不需要,一人一个头灯,将地道内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。

入口处这段坑道明显是人工修建的,两侧都是整齐的大块青条石垒砌,石缝上都封着丹漆,地面的大方砖非常平整,倒像是古墓中的甬道。

在坑道的两边,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全象骨,就是整具大象的骨架,很明显是在外边宰杀后运来的。

在殉葬坑中安放全象骨或者象牙,是为了取象的谐音“祥”,早在商汤时期,便已将象骨象牙作为陪葬品,在殷墟就曾出土过大量象牙。

这些殉葬的白骨都特意半埋,而不是像殉葬沟那样全土掩埋,这是说明墓主是为得道成仙,已经不太在乎世俗的东西,殉葬品半埋,表示有随驾升腾之意。

全象骨共有六十四副,象牙更是不计其数,还有一些散落的小型动物骨骸,由于时代久了,都腐朽得无法再分辨那究竟是什么动物。

不过这殉葬坑够大,也够平整,上千人进来也不会觉得拥挤,在这制造木筏不成问题。

继续往前,在坑道拐角处,石墙上凹进去一块,只有几米深,散落着几截长竿,看来是可以连接到一起的。

有人觉得奇怪,便想伸手拿起来瞧瞧,谁知这些长竿一碰之下,就烂成稀泥一样,由于有地下水,两千年前的东西,一触即烂。

这个在坑道石壁上的凹坑,似乎是专门用来放这些长竿的,但除了罗长风,地里蹦他们都想不通这长竿是用来干什么的,不过他们也并不在意就是了。

走到坑道的尽头,已经距离地面约有十数丈落差,从这里开始,就不再是人工修建的坑道,而是地下天然洞穴,而且无路可循,只有一条地下河延伸向未知的深处。

河边排列着几条木制古船,去明楼祭拜献王的人就是乘这些船过去,但是年代久远,这些木船也都烂得差不多只剩下船架子,再也难以使用。

罗长风道:“走吧!先上去,多叫些弟兄们下来,把那些象骨全部打碎了挪到坑道角落,堆成一堆,将地方空出来,作为制筏之处。”

“是。”

罗长风一行上去将情况一说,陈玉楼等人下来看过之后,众人就热火朝天的忙活开来。

他们总共三百七十二人,加上诸多装备器械,计算下来,他们只能四人一个木筏,也就是说,他们得制造九十三架木筏。

然而他们这次出来倒斗,一路走来运气都相当不错,士兵与群盗散开去伐木时,有人在附近发现了大片的竹林。

陈玉楼等人自是喜出望外,竹子较树木为轻,但浮力却更大,更加合用。

木筏需要十根木料才能达到的浮力,竹子可能只要六七根就达到了,他们也能节省不少砍伐材料的时间。

有了竹子,那么人员安排就有了些微变动,每个竹筏上乘五人,如此便只需做七十五架竹筏即可。

如果竹筏需要长年累月的使用,做起来会相当麻烦,需要把竹子用热油先烫过才可以作为原料,另外还有一些别的附加工艺。

若不如此,竹筏用不了几个月,很快就会腐烂掉,但陈玉楼他们只是临时使用,所以完全免去了那些不必要的麻烦。

竹子被一捆一捆的抬进地下坑道中,有卸岭剑士砍竹子,那速度简直不要太快,他们手中精钢长剑足够锋利,一剑一根,一剑一根,甚至有的一代剑士能一剑几根。

众人分工明确,剑士分为两部分,一部分负责砍竹子,一部分负责剔去枝桠,将竹子砍成相同长短。

工兵掘子营的士兵负责将竹子扛到坑道中,卸岭力士负责扎竹筏,大家各司其职


状态提示:第六卷 第十二章 地下河道--第1页完,继续看下一页
回到顶部
http://www.520dus.com/txt/xiazai187638.html